比特幣丟失超600萬枚!佔總供應30%、價格稀缺性進一步放大

<p>隨著比特幣價格屢創新高,全球對這種區塊鏈驅動的加密資產關注持續升溫。然而,一個常被忽略但極具影響力的事實是:大量比特幣已永久丟失或遺失於數位世界中,造成供應嚴重縮減。</p> <p>根據多份研究資料,比特幣丟失的數量存在明顯落差,從 287 萬枚比特幣到超過 600 萬枚,佔比超過已開採量的 30%。這些統計數據顯示,比特幣實際可流通的供應量,遠低於名義上的總開採量。</p> <p>根據 Chainalysis 於 2025 年 7 月發布的研究報告,透過區塊鏈交易活動、幣齡與地址休眠狀態的綜合分析,推估目前有約 287 萬至 379 萬枚比特幣已丟失,佔已開採量的 17% 至 23%。這些遺失情境涵蓋了早期挖礦未備份、私鑰遺忘等常見原因。</p> <p>另一項區塊鏈上的研究則進一步細分比特幣丟失的類型,估計總計約 230 萬至 320 萬枚比特幣已永久遺失,佔總量的 11% 至 15%。其中包含三大類型:</p> <ul> <li>一是中本聰從未移動過的錢包(約 110 萬枚);</li> <li>二是已超過 7 年未曾活動的地址(約 180 萬至 240 萬枚);</li> <li>三是誤發送至無效或黑洞地址的資產(約 10 萬枚)。</li> </ul> <p>此外,Cane Island 於 2025 年 6 月發布的報告指出,若將私鑰遺失、硬體毀損與缺乏繼承安排等情況一併考量,實際丟失的比特幣數量可能已超過 600 萬枚,即超過已開採總量的 30%。該報告更預測,到 2025 年 9 月,丟失總量將突破 700 萬枚。</p> <p>目前比特幣總開採量約為 1988 萬枚,尚未產出的僅剩 112 萬枚。換言之,真正可自由流通的比特幣可能僅有 1600 萬至 1700 萬枚,大幅低於許多投資者的認知。</p> <p><em>垃圾場掩埋的比特幣:8.5 億美元的教訓</em></p> <p>比特幣的丟失背後,往往伴隨著令人痛惜的故事。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英國工程師 James Howells,他於 2013 年誤將儲存了 7500 枚比特幣的硬碟丟入垃圾場。</p> <p>當時這 7500 枚比特幣價值約 1.4 億美元,2025 年則已飆升至 8.5 億美元。儘管投入大量資源搜尋,這筆巨額資產仍深埋於數十萬噸垃圾中,無法找回。</p> <p>其他類似案例包括:</p> <ul> <li>一名美國工程師忘記存有 2 億美元比特幣的錢包密碼,僅剩兩次嘗試機會;</li> <li>一位早期礦工因硬碟損壞,丟失 2009 年挖出的 5000 枚比特幣;</li> <li>交易所 Mt.Gox 遭駭事件中被盜的 85 萬枚比特幣,至今仍有約 65 萬枚下落不明。</li> </ul> <p>這些事件凸顯出區塊鏈資產在自主掌控下的高風險與高責任。</p> <p><em>丟失的原因:錯誤、疏忽與時間的流逝</em>比特幣之所以會丟失,是因為其設計的核心在於去中心化與使用者自主管理,因此一旦私鑰遺失,資產即永遠無法取回。</p> <p>其中,常見遺失情況包括:</p> <ol> <li>早期疏忽(2009–2013 年):比特幣當時價值極低,許多用戶未妥善儲存私鑰。</li> <li>硬體故障與未備份:無論是硬碟損毀或資料誤刪,在缺乏備份情況下都可能導致比特幣永久丟失。</li> <li>無繼承機制:若持幣者過世但未留下任何私鑰資訊,這些比特幣將永遠無人可取。</li> </ol> <p>根據鏈上數據,約 175 萬個十年以上未曾活動的錢包共持有 179 萬枚比特幣。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中本聰的地址,推估擁有 110 萬枚比特幣,卻自 2010 年起從未移動,極可能永遠沉睡於區塊鏈上。</p> <p><em>比特幣稀缺性:減半機制 + 永久丟失</em></p> <p>同時,比特幣每四年會進行一次「區塊獎勵減半」,2024 年 5 月的減半已使每日新幣產出降至僅 450 枚,年通膨率下降至 0.85%。這讓比特幣的供應越來越稀缺。</p> <p>根據 Bitwise 研究分析,丟失的比特幣等同於提早進行了三次減半,這種稀缺性已成為推動比特幣價格的重要力量。隨著需求穩定上升、流通供應卻逐年收緊,比特幣作為「數位黃金」的地位日益穩固。</p> <p>儘管大量比特幣已丟失或沉睡,但這些區塊鏈資產依然在整體市場中發揮影響。許多專家認為,這些資產已形同「被永久銷毀」,進一步減少市場流通量,支撐比特幣價格。</p> <p>同時,像貝萊德 (<a data-symbol-template="USS:BLK:STOCK:COMMON" href="#">BLK-US</a>) 、富達等大型金融機構透過比特幣現貨 ETF,持續吸納可用比特幣資產,現階段 ETF 總持倉已超過 136 萬枚,也加劇了市場供需失衡。</p> <p>比特幣的稀缺性,不僅來自其預設的總量限制,更因用戶錯誤、設備故障及私鑰遺失等人為因素被進一步放大。</p> <p>這些永遠無法取回的比特幣,將繼續沉睡於區塊鏈的帳本之中,成為一個個「數位紀念碑」,默默見證加密貨幣歷史的演進。</p>

閱讀更多來自 鉅亨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