駁斥關稅談判黑箱指控!李淳拆解真相:朝野團結才是籌碼

駐歐盟兼駐比利時台北代表處代表李淳。(資料照) 吳孟峰/核稿編輯 〔即時新聞/綜合報導〕駐歐盟兼駐比利時台北代表處代表李淳今(5)日接受民進黨發言人韓瑩直播專訪,針對「暫時性關稅」與中國電動車龍頭「比亞迪」疑似欲洗產地闖台等議題,逐一解析並回應藍白陣營的「黑箱」批評。 李淳表示,「暫時性關稅」在國際經貿談判中相當常見,例如歐盟與加拿大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後,因需27個會員國逐一批准,正式生效往往需時3至5年,因此會先以「暫定協定」、「暫行稅率」方式執行。他強調,貿易協定談判必須建立高度互信,各國談判團隊幾乎都會簽署保密協定,以避免談判中的階段性條件遭外洩,影響磋商進度。 displayDFP('ad-PCIR1', 'pc'); 針對藍白要求立即公開協定細節的訴求,李淳反駁台美關稅談判與過去的服貿協議完全不同。服貿是在即將簽署時才揭露與中國談判的內容,且試圖強行表決闖關;相較之下,台美談判早在4月就對外公開方向與進度,行政院也揭露多輪會談的次數與時間,賴清德總統也承諾將依民主程序送立法院審查。他直言,台美關稅談判不是黑箱,更不能與服貿相提並論。 在關稅議題上,李淳表示,目前全球對美最低稅率是英國與澳洲的10%,但兩國仍因逆差龐大而不滿;相較之下,台灣在順差情況下獲得20%的暫時性關稅,已屬不錯成果。他提醒,8月7日上路的20%關稅並非最終稅率,各國與美國談判後仍可能有變動,墨西哥、加拿大、巴西等都面臨關稅被加碼的情況。 至於比亞迪疑似透過代理商夜宴立院高層,企圖以洗產地方式進入台灣市場,李淳警告,中國電動車除低價傾銷外,還含大量電子設備,具高度國安風險,即使在境外組裝或採CKD方式生產,仍應依國安條款禁止進口。他建議,政府應明確立法規範,不論生產地在哪,只要是中國品牌電動車一律不得輸入。 李淳並呼籲,與其糾結是否能再爭取更低關稅,不如趁機布局歐洲市場,減少對美出口依賴,並設立單一服務窗口協助台灣企業克服歐盟法規與市場進入障礙。他強調,台美談判仍在進行中,真正的變數在美方,尤其取決於川普未來的態度,國內及朝野政黨應在此關鍵時刻展現團結,以免美國不滿而導致談判受阻,甚至關稅加碼。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a.subs_eDM { display: flex; justify-content: center; align-items: center; flex-wrap:wrap; padding: 25px; background-color:#d8f1f4; border-radius:5px; margin-bottom:30px; gap: 15px; } a.subs_eDM:hover { box-shadow: 1px 0px 5px rgba(0, 0, 0, 0.3); } a.subs_eDM > i { font-size:20px; font-style: normal; letter-spacing: 1px; text-decoration:underline wavy #a00; -webkit-text-decoration: underline wavy #a00; margin-bottom:0; } a.subs_eDM > b { font-size:20px; letter-spacing: 1px; color:#fff; background-color:#2175f3; padding: 5px 15px 5px 8px; border-radius: 5px; } a.subs_eDM > p { font-size:20px; margin-bottom: 0 !important; margin-top:0; } 免費訂閱《自由體育》電子報熱門賽事、球星動態不漏接

閱讀更多來自 自由時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