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決人屋雙老困境 內政部3年砸50億推「老屋延壽規劃」

臺灣已進入超高齡社會,加上全國屋齡逾30年老屋數量超過500萬戶,占全國總住宅存量比率過半數。(記者徐義平攝) 〔記者徐義平/台北報導〕為突破人屋雙老的社會安全問題,內政部部務會議今通過3年砸50億元的「老屋延壽規劃」,鎖定全國屋齡30年以上、4至6層的無結構安全疑慮的老屋,進一步將管線更新、修繕建物立面以及最重要的新增無障礙設施等,也就是透過整建方式延長老屋使用年限。 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最新發布,去年第四季,全國每1.81戶房屋就有一戶屋齡超過30年,再觀察10年來,聯徵中心發布27年以上老屋的交易占比,2015年時占比約23%,但到了2020年占比拉高至26%,2024年更衝高至28%,顯示老屋占整體房市交易比重仍相當高。 displayDFP('ad-PCIR1', 'pc'); 內政部指出,臺灣已進入超高齡社會,加上全國屋齡逾30年老屋數量超過500萬戶,占全國總住宅存量比率過半數,因此,優先針對30年以上、4至6層的老屋,在無結構危險疑慮的前提之下,針對老屋室內、外空間補助整建維護經費,一來可延長老屋使用年限,二來則可擴大營建內需市場。 老屋整建納入淨零碳排趨勢 此外,老屋修繕執行策略也會納入「2050淨零碳排」趨勢,結合新建築工法、技術與材料,且因無需拆除重建,推估可降低60%至70%的建築碳排量及大量廢棄物處置的環境負擔碳排。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,推動老宅修繕除改善居家公共空間及居住環境內通用設計的問題,更能提升建築物安全性與無障礙空間品質,將可增進高齡者行動的便利性及居住舒適性,讓長者可以安心在宅安養,避免換屋困擾。 另衛福部預計在明年啟動長照3.0計畫,該計畫能進一步結合內政部老宅延壽政策,進一步增加高齡長者在地安養的政策目標。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

閱讀更多來自 自由時報